教授发问:大模型IQ几个月就从80飙升到130,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5月17日,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杜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John Cocke杰出教授陈怡然表示,在大模型智力水平迅速逼近甚至超过人类工程师的当下,初级工程岗位逐渐被模型取代,大学教育若仍以“培养初级工程师”为目标,恐将失去现实立足点。

他提到,2024年4月19号,有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在Maxim Choose上面讲说,现在的大模型在智商测试中的表现,2024年时平均智商还在90-100之间,到了2025年,很多大模型的智商已经突破了130、140。这个水平在人群中大概是前5%、2%、甚至1%的人群。

“人类用了大概300万年才发展到现在的智力水平,现在的大模型几个月就从IQ 80飙升到130了,未来还会继续提升。这对教育意味着什么?”陈怡然发问。

自ChatGPT面世以来,短短不到三年,大模型从只能生成模糊的行为描述,到可以自动完成Verilog硬件设计、理解状态机图乃至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系统,能力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多模态(Multi-modality)的演进,不仅在工程教育中解放了基础重复劳动,更挑战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路径。

陈怡然进一步指出,现在初级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已经变得非常容易,模型基本上都能做。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只需要非常资深的工程师与AI协作工作。

“这对高等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如何迎接这个挑战,如何应对变革,是未来5到10年教育界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战钊)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