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抖音上爆火的女程序员,动了谁的奶酪?

一个程序员,到底怎么样才算“成功”?

是写出改变世界的代码,还是拍出粉丝百万的视频?

最近,抖音上出了个现象级的“女程序员”。

长相甜美,声音温柔,每天穿着可爱的衣服,坐在看起来比她本人还贵的电竞椅上,拍一些“程序员Vlog”。

内容大概是:

“今天又是改Bug的一天,这个需求好讨厌哦,嘤嘤嘤。”

“下班啦,奖励自己一杯奶茶,开心!”

“姐妹们,你们的机械键盘都用什么轴呀?”

然后,她火了。粉丝百万,点赞千万,广告接到手软。

评论区里,一半是“老婆好美”、“这才是我的梦中情程序媛”。

另一半,则是来自男性程序员们最猛烈的炮火:

“她到底会不会写代码?”

“天天拍视频,有时间研究技术吗?”

“这种人,就是来侮辱我们这个行业的!”

“我敲代码月薪三万,她拍视频粉丝百万,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你看,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一个女程序员的爆火,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了男程序员的池塘里,炸出了一群“护教法王”。

他们愤怒,他们不解,他们觉得自己的“奶酪”被动了。

但他们可能没想明白,这个女程序员动的,根本不是他们的奶酪。

而是这个时代,把他们所有人的奶酪,都给换了。

1. 你在卷技术,人家在卷“人设”

这场战争的第一个核心矛盾,是“技术”与“流量”的对决。

在传统程序员的价值体系里,技术是唯一的信仰。

代码的优雅度、架构的健壮性、算法的复杂度,是衡量一个程序员价值的唯一标尺。他们相信,只要技术牛逼,就能赢得一切。

所以他们拼命地卷技术,刷LeetCode,读源码,追新框架。他们以为,这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

但那个女程序员,用一种他们完全看不懂的方式,给他们上了残酷的一课。

她可能真的不懂什么叫“高并发”,也分不清“微服务”和“中台”的区别。

但这不重要。

因为她玩的,根本不是“技术赛道”,而是“人设赛道”。

她的产品,不是她写的代码,而是“一个又美又努力的女程序员”这个人设本身。

她精准地抓住了市场的两大需求:

  • 荷尔蒙需求: 满足了大量男性用户对于“美女程序员”这个稀有物种的好奇与幻想。

  • 情绪需求: 满足了大量非程序员用户对于“程序员”这个神秘职业的窥探欲。

她把“程序员”这个标签,从一个“职业”,变成了一个“人设”。然后用这个“人设”,去进行流量变现。

这是一套全新的、降维打击的玩法。

当硬核程序员们还在纠结“哪个框架更好”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思考“今天用什么口红色号,更能体现一个程序员的疲惫感”了。

你跟她聊技术,她跟你聊人设。

你跟她谈实力,她跟你谈流量。

你跟她讲道理,她跟你讲商业模式。

这仗还怎么打?没法打。你研究的是怎么造原子弹,人家研究的是怎么在抖音上卖茶叶蛋。赛道都不一样。

2. 你在求“认同”,人家在要“关注”

这场战争的第二个核心矛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逻辑”。

大部分男性程序员,尤其是那些技术大牛,他们的核心驱动力,是来自同行的认同

一个bug被解决,一个架构被认可,一篇技术文章被大佬转发,这种来自“圈内人”的肯定,是他们最大的精神满足。

所以他们鄙视那个女程序员,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她“不配”得到程序员这个称号,她侮辱了这份职业的“纯粹性”。

但他们又一次搞错了。

那个女程序员,根本不在乎他们的“认同”。

她在乎的,是大众的“关注”

“认同”是小众的,是专业的,是需要门槛的。而“关注”是大众的,是情绪的,是毫无门槛的。

一个普通用户,看不懂你的代码有多优雅,但他能看懂这个女生的笑容有多甜。

一个路人,不理解你的架构有多牛逼,但他能看懂这个女生“努力工作”的样子有多迷人。

所以,当硬核程序员们还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为了一点技术尊严而争得面红耳赤时,那个女程序员,已经通过大众的“关注”,完成了最直接、最粗暴的商业变现。

她用流量,把所有关于“技术正统性”的争论,都变成了无能的狂怒。

3. 你的“奶酪”,早就被时代换掉了

说到底,那个女程序员,没有动任何一个男程序员的奶酪。

因为大部分男程序员的“奶酪”——那份来自大厂的、稳定的、靠技术换来的高薪,本身就已经在被时代所抛弃。

AI正在取代初级的编程岗位,大厂正在缩减招聘名额,35岁的“高性价比”红线悬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那个曾经以为只要技术好,就能一辈子吃饱饭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而那个女程序员的成功,只是用一种极其刺眼的方式,把这个残酷的现实,提前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她告诉所有的程序员:

未来,你最大的竞争力,可能不再是你写代码的能力,而是你“被看见”的能力。

是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独特的“产品”,并卖给市场的能力。

是你除了写代码之外,还能不能讲故事、搞流量、做IP的能力。

你可以继续鄙视她,可以继续在评论区里骂她“不懂技术”。

但当你还在为下一个月的KPI而焦虑时,人家可能已经接到了一个你一年都赚不到的广告。

你以为你在捍卫技术的尊严。

其实,你只是在用最后的力气,去守护一块正在融化的奶酪。

特别推荐:

当被裁员成为现实,一个程序员的绝望,竟意外唤醒了代码深处的神秘意识。

这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一场你从未体验过的生存游戏。我们在次条独家连载互动小说《代码之下》,主角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上一篇:刚刚,OpenAI想收购的Windsurf,被谷歌DeepMind抢走了核心团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