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好姥姥姥爷” 千金不换的相契情深

本文转自:今晚报

夫妻之间包容体谅、互敬互爱,说来简单,但都得在过日子的琐事中体现

“中国式好姥姥姥爷” 千金不换的相契情深

丈夫 李双印  妻子 李俊青

1979年10月,25岁的麻醉师李双印和24岁的护士长李俊青作为天津援藏医疗队的成员,踏上了前往西藏昌都的行程。他们没想到,两年藏地医院的同事经历,换来此后43年相濡以沫的夫妻之路。从一同救助病患,到一起经营家庭,再到共同照料老人,抚养两个孙女……70余载时光如白驹过隙,他们仍在书写最平凡,也是最温暖的中国式家庭情感故事。

援藏两年结下的缘份

“46年前,我们15人组成的援藏医疗队,从天津到成都就花了五天半,再进藏到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条件的艰苦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李双印回忆,初到西藏要克服高原反应,寒冬要先生好炉子才能给病人做手术……在一台台手术中,负责麻醉的李双印和护士李俊青在合作中也建立着默契,“当时就觉得她手上很麻利,业务过硬,性格也很温和。”

两年的援藏工作,医疗队的成员坚守高原,无一人回天津探亲。直到1981年正式回到天津后,李双印才和李俊青谈起了恋爱,“当时大家都想在工作岗位上多做一些,还提倡晚婚晚育,1982年结婚时我已经27岁了。”当时两人来了一次当时很时髦的旅行结婚,就算完成了人生大事,“小时候对家里的印象就是穷,后来工作了,一个月能有37块5的工资,开始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4代6个人 十几年忙着过来的

此后多年间,李双印和妻子凭借各自的努力走上了管理岗位,从女儿的出生、成长到成家,再到两个外孙女的出生,日子如水般平静走过。2010年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个转折点:岳母患病,外孙女降生,李双印二话不说,将岳父岳母接到家中和妻子一起照料。家中一边是瓶瓶罐罐的药剂,一边是婴儿用品和奶粉,随着3年后第二个外孙女出生,夫妻俩要照顾的老人孩子达到4人,四代6个人的家庭热热闹闹,有时也让人手忙脚乱。

“退休后最大的感触是——更忙了。”李双印说,“女儿女婿工作都特别忙,趁着我俩身体还可以,全天候照顾孩子的工作由我们来做。岳母这些年除了结肠癌前后三次手术,还患有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其间又摔了一跤造成了股骨颈骨折……”姥爷早上先送老大,再送老二,下午再挨个将孩子接回家;姥姥照顾老人,买菜做饭……老两口分工协作的日常,日子这样一天天走过,十几年的岁月一晃而过。

是丈夫是父亲是姥爷 平凡而幸福

李双印年轻的时候就喜爱摄影,退休后拿起了单反相机开始学习摄影,现在“我这也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因此家里真的挺忙的。”他笑着说。而妻子年轻时写得一手好字,本来想着退休后练练硬笔书法,却为了老人和孩子彻底搁置了。他说:“局里给我们发过两次五好家庭奖状,大家说,能把岳父岳母接到家里照顾那么多年很少见。可我觉得,人总要对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做出选择,做好平衡,这就是家庭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如今,送走了90岁的岳母,两个外孙女也逐渐长大,开始懂得疼惜姥姥姥爷了。李双印说:“这一生半辈子奉献给工作,半辈子奉献给老人和孩子,现在最难的时候都走过来了,虽然忙忙碌碌,平平淡淡,但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丈夫,父亲和姥爷,觉得挺幸福的!”

究竟什么是中国式爱情?李双印说:“我们这么多年没红过脸,夫妻之间包容体谅、互敬互爱,说来简单,但都是在过日子的琐事中体现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统一,怎么教育好孩子,怎么照顾好老人,这就需要两个人在磨合中达成共识。”他笑着说:“所以我是不赞成闪婚的,热恋之后,还是要面对生活里的烟火气。中国式的情感是很深沉的,中国式的幸福,用金钱买不来。”

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