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C/PE已死?听听LP怎么说

来源:创业邦

作者丨Lorraine

图源丨Midjourney

本期对谈嘉宾是Jasper,来自于一家SFO,过去几年,Jasper所在的家办已经处理了大部分股权资产,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持续交流另类投资市场的情况。

进入2025年,家办对股权的忧虑在哪里?投资重点又放在哪些方向?我们一起来听听Jasper的看法。

中国VC/PE已死?

Lorraine: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您们的管理规模,以及在股权投资上的整体配置?

Jasper:管理规模不超过20亿吧,小体量的家办。家办长期以来对股权的配置就非常少,占比不超过10%,我们过去集中在一些VC基金和项目上,现在的配置2%左右,更多去增加了固收和其他另类投资产品。

Lorraine:2025年,我看到很多观点在说中国的VC/PE已死,作为LP,您怎么看?

Jasper:我觉得不是“死没死”的问题,而是现在一级市场,不同于我过去理解的传统风险投资,它可能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财务投资人去慢慢适应,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但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

Lorraine: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股权对您们来说不具备资产配置价值了?

Jasper:不能表达得这么绝对,就像你之前说的,一个市场完全没有价值,那是不理解价值。一级市场谁出钱,谁就有发言权,现在LP是国资主导的。

国资的投资逻辑和财务投资人不一样,财务投资人的追求很简单,只是要点收益。一级市场有能给财务投资人带来收益的GP吗?肯定有,极少数,我们很遗憾没有投到。

国资需要去承载产业引导、招商引资的功能。所以对他们而言,一级市场当然有价值。但对我们这类财务LP来说,一级市场已经偏离了风险投资的本质,我很担心到最后会变成一种追偿困难的高息债权。

Lorraine:原先的一级市场,LP-GP-项目,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互相消耗:LP追责,GP返投,项目对赌回购。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又各有各的难处。

Jasper各有各的难处我是认可的,这两年少数的在跟股权交流,你可能是我交流得比较多的人之一,能看到合伙人、创业者、从业者都显而易见的痛苦,跟我们前几年退的时候一样,压力很大,消耗的话换个行业就好了,不要感到痛苦,个人能做的努力是有限的。

Lorraine:所以您们大概什么时候开始调整股权配置的?

Jasper:2022年开始就减仓了,我相信不止我们一家,市场上很多家办对股权都应该处置得差不多了,确切的比例可能需要你多访谈几个家办才会有准确的数据,现在非必要不投资。

Lorraine:调整的根源是什么?

Jasper:一级发展到今天这样,很难说是单一因素的传导,我觉得更多的是基本面变化,一级跟二级强绑定,经济的基本面又没有那么好,二级流动性差,一级自然承压。我不太喜欢说什么宏大叙事,但说白了,宏观决定了底层资产的表现。

宏观与微观,股性与债性

Lorraine:经济好的时候股性强,不好的时候债性强。

Jasper:是的,微观上,就是股权存在很多问题,传导到我们这一层的本质是缺乏安全感。

比如,绝大部分LP的资金属性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招商引资属性的资金太多,当然很好,我们之前讨论过,你的观点是国资的钱在重复投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升级,产业要有升级,就得过剩,这也没错,国资LP发挥了很多积极的作用,不片面的去看待国资的一些限制。

但另一方面,一级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项目的供给也是,资金持续涌入,为了招引去强行抬高项目估值,让一些原本不该拿到钱的项目拿到钱,原本合理的估值变得不再合理,有点违背常识,所以普遍不愿意进入到国资LP占大头的基金里面去。

我们投过头部的GP,也投过所谓的精品VC,因为信息极度的不透明——你压根不知道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

有的项目活着,想有很好的发展,不太可能;有的项目看起来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的项目第二年就死了,延期才跟我计提坏账;

好的投手早就离职了,半年后我才知道;IR的流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一些问题,看到跟我对接的IR换了,就担心出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那几年一看到GP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睡不着。

真的很难建立起来投资的安全感。

最后是收益的问题。刚开始投的时候,会从不同口径听说这家机构很好、那家机构也很好、哪一期赚钱了,我们做完业绩归因后发现,单期基金赚钱不叫收益,那叫幸存者偏差,或者运气。

持续赚钱的GP很少,因为考验GP的迭代能力以及控盘能力。

Lorraine:迭代都很好理解,您认为一个GP好的控盘能力是什么?能否展开讲讲。

Jasper: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基金如何控制风险,保障LP的退出、分配;细究起来是一套很复杂的体系,我举几个例子:

先说决策机制。很多GP实际上是一言堂,1~2位核心合伙人的决策权很大,或者就是一个人说了算,IC?IC都是他的兵,他的决策或者方向出了问题,那么基金都要出大问题,有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或者制衡机制?名义是有的,实际如何执行另说。

投后的治理也是,我们投过的项目,当时看被并购是很好的选择,但创始人不愿意卖,IPO也上不去,把最好的卖点错过了,又遇到行业调整,连本金都收不回来;有些创始人就不适合做管理,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创始人不愿意放权,好好的项目也黄了。

再到退出,市场好的时候卖点不重要,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市场不好的时候,卖点也没了,基金到期后只能一再的通知延期,被动的等待市场好转,而不是设计好一个合理的退出路径,主动的帮LP去争取收益,这部分是很多GP都缺乏的。

最后是分配。赚了钱才有分配,赚了肯定皆大欢喜,但分配非常考验管理人的道德水平,这里就不再继续往下展开了。

目前多数GP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够。

Lorraine:所以LP们普遍喜欢成建制的团队、有过团队迭代的,最好还是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合伙人交棒的GP,至少各项机制都成熟健全了。

Jasper:不同LP有不同的策略,只是我更prefer而已,因为风险会小一点,另外,中国还没有什么GP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代际交接。

当下也很不

Lorraine:处置股权资产的过程中,难度大不大?

Jasper:非常大,LP份额转让很难,这过程也说明了两个现实:

一是多数GP不具备资产处置能力,也或许它天然的不擅长,但我想说,GP是需要进化的。

二是过去这些年的风险投资,溢价太高了。二级有很多好公司,价值被低估了,同样的资金,我可以去二级买一个流动性更好的;为什么一级的老股交易比较难做,你第一篇内容里面的两个买方都讲得很好,就是预期差异。

预期差异的本质是什么,是GP们不想承担当年高溢价投资带来的决策失误,背后的LP可能也不想为这部分失误买单,那新投资人更不愿意了,说到底还是前几年的傻钱太多了。

但有点冤枉钱,钱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Lorraine:这几年处理股权资产,有没有什么经验或者感悟?

Jasper:谈不上经验,最重要的共识是:一级市场的幸存者偏差极大。

不要对收益水平抱有盲目的预期,如果是本着一支基金翻七八倍的幻想去做投资,很容易亏掉本金。

其次是现在的存量股权数量没人能摸清,风险和亏损远比公开数据显示的严重,但不要一刀切的认为都是垃圾股权,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投资的机会。

Lorraine:收益可能不太好讲,只有个核心的问题,本金收回来了吗?

Jasper:(笑)本金还是保住了,我们的投资没那么差。

Lorraine:未来怎么看待股权的配置?

Jasper:我觉得市场上的声音不要过分忧虑,家办肯定不是完全放弃,钱是很有流动性的,就像潮汐;我们放弃了P策略,但仍然关注S,或者有一些好的并购机会,退出路径很明确,我们也是感兴趣的,总而言之,现阶段会找一些流动性好的工具。

Lorraine:但各个买方交流下来,S基金和并购这两类交易也挺难的。

Jasper:但不否认S基金和并购的流动性更好、确定性更高。跟你讨论过关于垃圾债的情况,我觉得也可以原封不动的套用到这里:

S基金不是买垃圾资产包,可能是垃圾资产+次级资产+好资产搭配着一起卖,它需要买方跟卖方一起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分层定价,好资产就用好定价,次级资产就用次级定价,垃圾资产就别谈价了,最后算一个整体打包的总价。

Lorraine:你们对一单S的回报要求或者筛选标准是什么?

Jasper:回报要求可能每家都不一样,这里就不说了,我提一个能下手的标准,5~6年至少能把本金通过流动性分回来。

Lorraine:我理解就是靠分红或者其他手段,在5~6年的时间把本金回了,对资产要求不低。

Jasper:也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我们是机会型出手,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Lorraine:你认为下一个好的vintage year是哪一年呢?

Jasper:还是看你从哪一类资产去理解,如果是债,我觉得当下很不错。Alpha永远存在,它可能随机性的出现在不同的行业和阶段。

Lorraine: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不谈远期,您怎么看未来1–2年的另类投资机会?会具体怎么做?

Jasper:其实你刚才已经点到关键了,我们首先排除股权,另类投资有不少产品的收益和流动性都优于股权。

收益、流动性、安全性,是资管的不可能三角,我们更看重的是根据家办自身的收益目标去买产品。有的产品是拿到市场平均收益,有的追求阶段性的超额收益,还有的希望持续、稳定的获得超越平均的收益。不同目标,去对应不同的资产配置。

至于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方向是对的,很难回答。

投资本质上是后验而且结果导向的事情,个人的经验不一定正确,也未必能完全迁移。有点像大儒辨经,投好了,大家都认为你是对的;没投好,你说什么都不成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