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这几个人尽量少联系

人过了六十,日子就像慢慢踱进了秋天。我和老伴忙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总算能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但说实在的,养老的日子看似轻松,里头却有不少要琢磨的地方。今天就想跟老姐妹们聊聊,到了这个岁数,有些人可以适当少来往,心态放宽,日子才过得舒坦。

一、远离那些只会索取的亲戚

以前总觉得亲戚之间要多走动,谁家有事都去帮忙。可现在年纪大了,才发现有些亲戚联系你,多半是要帮忙。前段时间,南方一位远房侄子常打电话来,一会儿说孩子买房首付凑不齐,一会儿又希望我老伴帮他儿子安排工作。说实话,不是不愿意帮,但到了这个年纪,实在没有那么多心力。老伴常劝我:“儿孙自有儿孙福,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就够了。”后来我也慢慢想通了,有些事量力而行就好,不要什么事都揽过来。

二、子女的事,少插手就是帮忙

以前我总忍不住多嘴。看儿媳管孩子方式不一样,我就急着说“这样不行”;儿子对孩子严厉了点,我又心疼,赶忙劝“别太凶”。结果呢?他们表面应着,转头还是按自己的方式来。老伴看出来我的失落,跟我说:“咱们那一套,年轻人看不上的。说多了嫌烦,何苦呢?”

后来我也慢慢琢磨明白了。他们是一家子,有自己的日子要过。现在我学会了,最多笑一笑,说一句:“好好商量,别赌气。”不轻易插话,不随便给意见,反而关系更自在了

三、远离整天抱怨的人,心才会晴

退休后我常去公园散步,认识了不少老姐妹。其中有一位,每次见面没说两句,就开始抱怨:儿子不顾家、媳妇不孝顺、连小孙子都跟她不亲……起初我还耐心听,时不时安慰几句。可后来发现,每次跟她聊完,我自己心里也沉甸甸的。

有一次,老伴生病住院,我正在医院忙前忙后,她打电话来,不说一句安慰,反而叹着气说:“人老了就是这样,只剩受罪。”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话听多了,自己也会变得消极。

从那以后,我就有意识地保持距离。我更愿意找那些开朗的姐妹,聊聊花怎么养、孙子孙女又有什么趣事。阳光心态,是真的会传染的

说到底,晚年过得好不好,关键还真看心态。

如今我和老伴,早晨一起去菜市场挑点新鲜的菜,回家慢慢炖个汤。下午接小孙子放学,陪他在公园里跑跑跳跳。周末大孙女回来,老伴早早备好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日子平淡,却安稳温暖。

我越来越觉得:养老,其实就是养心。年轻时拼命为子女奔波,现在该回到自己的生活了。我报名了社区的书法班,每天写写字;老伴则晨起去打太极。偶尔和儿子一家通个视频,看看孙子孙女的笑脸,但不强求他们常回来。孩子们有他们的世界,我们照料好自己,不添麻烦,就是最好的支持

老话讲:“壶中水清,茶香自来。”人老了,就像一把老茶壶,少装点烦心事,心里清净,日子自然过得香甜。子女就像风筝,线握得太紧,反而飞不高;把线放松,才能飞得远、飞得稳。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又何愁见不到面?

少管闲事,多养心;少说是非,多反省自己——这些是我这些年来,越来越认同的道理。

各位老姐妹,你们是怎么安排晚年生活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发布于:浙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