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奇形怪状的无人机新时代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战斗无人机”官宣完成首飞。尽管在设计上有些“稚嫩”,但作为美军历史上第一款带有“F”字头的无人机,YFQ-42确实有不小的历史意义。而随着太平洋两岸各种“奇形怪状”的无人机纷纷亮相,人类已经进入“CCA”的新时代。

同在本周,朝鲜在平壤4·25文化会馆为人民军海外作战部队(赴俄参战部队)指战员举行了一场慰问演出,金正恩出席,并亲自下跪哀悼牺牲,慰问死亡士兵家属。小国为了崛起往往没有太多流血以外的选择,人民军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而战死异国他乡,他们付出的鲜血,终将换来光明的未来。

奇形怪状的CCA时代

本周,通用原子公司航空系统分部(GA-ASI)的YFQ-42A“战斗无人机”官宣完成首飞。YFQ-42A是目前在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 机”(CCA)项目“增量1阶段”的两架原型机之一,另一架是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的YFQ-44A。

从NGAD到LGM-35A“哨兵”再到B-21,美国空军几乎所有新项目都在经历延宕。也因此,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从授予合同到首飞仅用时16个月,让美国空军颇感欣慰。毕竟那么多年来,美国空军的一大常态就是踌躇满志的“短平快”项目因为各种“供应链问题”变成“长胡子”。如今,GA-ASI真有个“短平快”的东西安安稳稳首飞了,可谓是一反常态。

而对于习惯了延宕的美国空军大小官员而言,一款能快速首飞的全新平台,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很让人高兴的,因此这架小飞机甚至引发了美国空军最高层的关注。

新任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克在一份声明中夸奖说,这一里程碑表明,采购的“创新”和有动力的民营企业一起创造了“新纪录”,美国空军“有能力”与一线部队的需求“对齐颗粒度”。即将退伍的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将军则表示,这是空军走出的新一步,我们不仅行动迅速,而且学习迅速;CCA将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作战空间,扩大作战行动的范围、灵活性和杀伤力。

而“准时”完成任务的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也很骄傲,该公司总裁大卫·R·亚历山大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自夸:“对美国空军和通用来说,这是多么伟大的时刻啊。正是我们的合作使我们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建造和首飞YFQ-42A。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GA-ASI的自夸也并非夸大其词,作为美军历史上第一款带有“F”字头的无人机,YFQ-42确实有不小的历史意义。今年3月,美国空军已经将通用原子能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目前正在开发的无人机分别命名为YFQ-42A和YFQ-44A。在美军的飞机和导弹命名规则中,“F”代表“战斗机”,“Q”代表无人机。前面的“Y”表示原型设计。这是美军首次给无人机“F”字头的“身份证”。

考虑到通用公司在安杜里尔之前首飞,以及太平洋西岸的奇怪小飞机们“没有影像化的试飞证据”,GA-ASI定义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战斗无人机”首飞并不为过。不过,考虑到这种吹嘘容易回旋镖到更加没有影像证据的F-47战机,因此通用和美国大小军迷们并没有吹嘘“人类首架CCA(下一代无人作战僚机)”的心情。

能首飞就不错了

YFQ-42A的体量并不大,作为一款背负式进气的小飞机,这架飞机的机长仅为4.5米,翼展仅为8.5米,最大起飞质量1200千克。尽管体量小,但这架飞机最多可携带600升燃油,最长续航时间能达到36小时,其设计之初的“航空节点”目的十分明确。通用原子能公司称YFQ-42A是“新一代无人战斗机中的先行者”——这既说明了这家飞机的历史意义,又说明了这架飞机作为前出节点的定位。

而整个YFQ-42A项目也不是纯粹的“货架”项目,YFQ-42A在获得“身份证”之前已经预研了一段时间了。该机是由美国空军机载传感站(OBSS)计划开发的实验性XQ-67A无人机衍生而来。空军此前也将OBSS项目描述为CCA计划的主要“预制”路线之一。而GA-ASI正好又是OBSS项目的主要参与者。2022年,GA-ASI就推出了GAMBIT系列无人机概念;对接OBSS项目以后,2024年2月28日,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在通用原子公司加州帕姆代尔附近的格雷比特飞行中心,成功首飞XQ-67A无人机。而FAQ-42的基本参数,就是基于XQ-67A的。

“奇形怪状”的四种小飞机,颇有一种老机器人动画的核心战机感GA-ASI

光从外形上来说,XQ-67A项目就是典型的“PPT中的六代机无人僚机”设计。该机体量较小,但全机围绕隐形构型进行设计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该机采用背负式进气,小后掠角主翼与V型尾翼设计,在保留较好水平机动性和速度的情况下保证了最大的隐身能力。鉴于XQ-67A的体量,该机的隐身效能应优于F-22和F-35两款主流五代机,在面对东方大国的反隐身体系时可以迫使我军在该机所在方向上浪费先进低频反隐能力。

而在机动性能上,根据GA-ASI公布的数据,XQ-67A能实现1050千米/小时的高亚音速飞行,而最大航程约3425千米 ,最大升限约13715米 ,同时还能进行36小时滞空时间。这赋予了该机伴随强敌主力机队机动和长时间巡航监视等多种作战任务需求。此外,这种“背负式”进气的设计显然是在为机腹位置上的弹仓空间做准备的,显然,通用原子能航空的总师们不希望FAQ-42的“F”身份证是徒有虚名。

设计一款隐身小飞机对于美国航空工业而言不是难事儿。而作为老牌无人机供应商,GA-ASI公司也在OBSS项目上下的功夫更多是在时髦的“人工智能”方面。根据该公司描述,XQ-67A的“先进自主控制系统”(ACS)是OBSS项目的“智慧核心”。它具备高度智能化决策能力,可依据预设程序与实时数据,自主完成飞行任务规划、目标探测与识别等操作;能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自主避障、自主规划航线——比如绕开数据库中的地导网络,或者根据电子战数据库自主识别对方电磁特征,以提高作战效能与生存能力。此外,该机还计划搭载美军下一代高速加密数据链,这套数据链未来会以“星链”作为节点,实现六代机时代的高速战场通联。

而在搭载的传感器上,XQ-67A项目主打被动探测,该机计划搭载红外光电雷达(IRST),同时搭载电子情报(ELINT)设备以捕捉电磁信号。多年来,通用原子公司一直在使用隐身设计的“复仇者”无人机上搭载吊舱式IRST传感器,进行空对空的光学雷达测试。如今在YFQ-42上“开花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种设计思路下,高度隐身性加上被动传感器的集成,让XQ-67A在侦察监视方面能获得美军现有机队无法提供的能力。根据美军的设想,XQ-67A在凭借隐身性能和长航时能力,深入敌方空域,利用被动获取关键情报,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在制空作战中,与有人机组成“忠诚僚机”编队,利用自身探测优势,为有人机提供预警和目标指示,协助其掌握战场态势。面对敌方战机时,XQ-67A可干扰、牵制甚至攻击敌方目标,为有人机创造攻击条件。

总的来说,YFQ-42A作为XQ-67A的自然迭代,该机延续了XQ-67A的优秀设计,是设计目的相当明确的飞机。考虑到通用的技术积淀,美国空军估计会对YFQ-42A比较满意,可能会在这几年快速采购,尽早形成战斗力。

当下美国空军希望在2027财年前购买至少100到150架“增量1”型CCA无人机。根据美国空军的规划,CCA“增量1”的主要任务将是充当飞行的“导弹卡车”,支持载人战斗机,并进行电子战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除了这些传统无人机的任务以外,CCA增量1的战斗无人机可能会执行“没那么无人机”的飞行作战任务。

而对于喜欢“盲目蛮干”的美国空军而言,他们肯定特别乐于将第一批YFQ-42和YFQ-44提供给作战部队,以检验空军中队维护大型复杂无人机的能力,正如空军参谋长说的“让我们的飞行员开始信任无人机机队”。

对于地勤和指挥而言,配属给作战部队的无人机将是一门涉及问题颇多的新课题社交媒体

YFQ-42是一款好无人机,但作为CCA项目的“增量1”,它的命运和能力上限几乎可以说是“一眼到头”。美国空军接下来的难关,还要等到“既要又要”的CCA“增量2”。

CCA“增量2”的故事还要从去年年底以来的“NGAD沉浮录”说起。

虽然大家下意识里会认为CCA项目一定是NGAD项目的补充,未来的无人机队肯定是战术固定翼机队的补充和延伸;但在肯德尔时代的末期,NGAD和CCA的关系并非互补而是“竞争”关系。

简言之,美国空军在2024年的下半年进行过涉及未来空战理论的大讨论,这一大讨论的话题百无禁忌,甚至上升到了“载人飞机还有没有用?”和“制空权还有没有用?”这样的哲学高度。当然,考虑到这一“哲学”讨论最后引来了马斯克这么个神人,这个话题今年还是回归到了技术本身。

肯德尔本人自不必说是一个激进派,根据其空军理论,未来的美军战术飞机应该放弃强穿透能力,将功能拆解给无人机。根据外界的猜测,肯德尔认为下一代载人战斗机不必“样样通”,NGAD载人战斗机重要的航程部分应该交给B-21、无人轰炸机和隐身加油机,而NGAD重要的穿透能力将交给下一代隐身僚机CCA的各种改进型。

肯德尔没有像空军部分“过激派”一样,彻底否定“载人制空战斗机”。但当F-47的早期方案以3亿美元一架的报价递交给他时,喜爱CCA的肯德尔肯定觉得波音的“工业奇迹”是有点太过分了。

波音大概率让F-47一鸡两吃,掺和进FAXX项目里

当然,去年12月26日改变了所有事情,不管肯德尔再怎么阴阳怪气F-47,NGAD的大型载人战斗机项目终究还是被好大喜功的特朗普转正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肯德尔认为的CCA项目就“人亡政息”,相反恰恰是特朗普大搞F-47的同时,美国空军在2026财年正式拨款,给CCA“增量2”下发了“准生证”。

美军研制CCA“增量2”的项目的首要原因,还是因为美军有超过1500架大老旧四代机的庞大机队亟待更换——显然,F47和F35已经完不成这个目标。

美国空军和国民警卫队空军目前拥有的88个中队里,“00后”战机的数量不足一半,大量“90后”和“80后”F-16C/D战机和F-15E战机都到了服役末期,甚至难以保障机队飞行员的训练。美国空军本来在上个十年自信满满地认为F-35可以取代全部F-16中队的飞机,甚至可以替换F-15C/D等老旧F-15战机,但真到了2025年,又是另外一个情况。

就在本周的8月21日,位于杰克逊维尔ANGB的佛罗里达州空军国民警卫队(ANG)第125战斗机联队宣布,该联队接装了3架F-35A战机,标志着该部队从传统的F-15C/D部队过渡到第五代战斗机部队。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这是美国空军接收的第500架F-35A。

到目前为止,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拥有的五代机数量分别是112架,110架和685架。这意味着美军目前的五代机数量为900架左右。

14年前的2011年2月,著名的盖茨防长完成访华,并在参议院听证会自信地宣布了如下几个时间节点和数字:“……美国对歼-20的情报有所掌握,这款战机在2011年首飞,但预计最早在2016年才能小批量服役,到2020年才可能批量量产到50架。到2025年,这架飞机的数量不过200架——与之相对的,但到2016年美国仍可有325架F-35战机和现有的F22机队,到2020年,美国仍将有约850架第五代战机。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500。”

而到了今天,当强敌勉强达到了2020年的五代机预定进度时,在太平洋另一头,第一大工业国的东方空军已经以一年超过100架五代机的制造速度迎头赶上。

因此,肯德尔更加寄希望于CCA。在CCA项目“增量2”上,美国空军计划研制一种拥有接近载人战术机队能力的无人机,CCA“增量2”预计将比“增量1”更昂贵,但美国空军计划大量采购——此前曾表态计划采购1000架CCA无人机。

但对于美军而言,考虑到“成都大三角”的设计理念,美军接下来需要的CCA“增量2”应该有如下几个特点:

利用大飞翼构型、大型化机体携带的反隐身构型(RAS)和宽频隐身性充当战场节点,引导F-35和F-47,并具备一定的打击能力;高速化的无人机,在机动和最大速度上具备当代有人机性能,同时具备极强自主飞控能力,有一定的AI空战能力,可以直接参与制空作战;无人化和隐身化的特种机队,将传统易受打击的特种机队功能拆解,可以在防区内(Stand in)进行电子战,或者在隐身构型下为主力机队进行加油……

那么?CCA“增量2”会是什么样子呢?大概应该是这个样子:

利用大飞翼构型、大型化机体携带的反隐身构型(RAS)和宽频隐身性充当战场节点

利用超音速飞行能力,高速进出战场,在敌打击包线边缘游荡

无人化和隐身化的特种机队,将传统易受打击的特种机队功能拆解,可以在防区内(Stand in)进行电子战,或者在隐身构型下为主力机队进行加油

高速化的无人机,在机动和最大速度上具备当代有人机性能,同时具备极强自主飞控能力,有一定的AI空战能力,可以直接参与制空作战

显然,笔者就是为了最后这碟醋包的这顿饺子。

当人类进入奇形怪状的“CCA时代”时,无人机的技术特点让航空设计再一次“挣脱束缚”,走向大胆和夸张。而再过4天,全世界都将见证来自东方的航空创新。这些设计不走寻常路的无人机肯定将定义新时代的制空作战。无人僚机的时代已然到来,显然,在这场永不停歇的航空霸权竞赛中,我们并非落后的一方,反而是领跑的一方。

“祝愿我们伟大祖国永远繁荣”

8月20日,朝鲜在平壤4·25文化会馆为人民军海外作战部队(赴俄参战部队)指战员举行了一场慰问演出,金正恩亲自出席,赴俄参战部队高级指挥员及部分归国指战员出席仪式。

在文化会馆里,庄严肃穆的烈士照片墙上显示101名朝鲜人民军将士在支援特别军事行动的任务中牺牲。金正恩单膝跪地,为一百余名赴俄参战牺牲的人民军特战军烈士挂上“共和国英雄”的小小金星,极尽哀荣。

除了授勋仪式和悼念意识,演出中还发布了一份名为《祖国会记住勇士的伟勋(조국은 기억하리 용사를의 위흉을)》的视频,内容包括人民军在俄库尔斯克地区战斗的大量战场画面、烈士遗骸归国时的场面。

根据养鸡同志的对比,视频中只有一部分烈士出现在了第一批授勋的英烈墙上。考虑到“大韩民国”国情院在“深思熟虑”以后通报称朝鲜人阵亡约600人。这可能说明朝鲜的牺牲总数不止101人,未来可能还会有第二批乃至第三批授勋仪式及英烈墙出现。

就在笔者录入之时,8月29日的烈属见面会证实,人民军的阵亡照片数量已经上升到240人

库尔斯克战役以俄罗斯的全面胜利告终,而赴俄参战的朝鲜人民军11军团在库尔斯克反攻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显然,朝鲜这样一个“神秘”国家的军队战斗力会引起所有人的好奇。而朝鲜也延续军事透明领域“大方”的传统,公布了不少画面,满足“西方朋友”们的窥私欲。

在朝鲜发布的战斗视频中,步兵战斗显然成了某种重头戏。他们公布了大量对苏贾城北边的奥尔洛夫卡的攻击画面和攻击视频。而在南边,因乌克兰无人机部队打击遭受重大损失的佩拉霍沃地区,朝鲜公布的战斗画面较少,但也不是没有。

除了对乌军阵地的强行突击和突击成功后乌军阵地情况的视频以外,朝鲜还公布了乌克兰俘虏手持北约武器被俘画面。

时隔72年后,人民军的祖国保卫者再次战胜了西方的敌人,只不过这一场景如今发生在距离朝鲜8000公里以外的库尔斯克,但依旧令人振奋。对于战争中士兵的精神状态,朝鲜也没有回避,直观表现了现代火力下步兵的恐惧与坚定并存的战争状态。种种场景,尽显胜战之师的自信。

战争中,每个人都是迷茫的,但勇气会支撑起一切

相较于优秀的步兵技战术素养,外界更关心朝鲜人对于现代战争的学习能力。而朝鲜也不吝于展示他们在战争中学到的东西。视频里出现朝鲜士兵使用打击型穿越机画面,包括无线电制导型和光纤型穿越机(FPV)。朝鲜人民军用这些现代化的打击兵器打击了乌军第82空降突击旅的“斯特赖克”装甲车。

在这些兵器之外,朝鲜人还展示了一些传统的步兵火器,包括著名的75式多管火箭炮(朝制63式107毫米火箭炮)、“火鸟-2”反坦克导弹与 60 毫米迫击炮平射的作战画面。

此外,朝方也展示了使用“某型火鸟”非瞄准线制导(NLOS)的导弹画面,士兵把导弹发射架和天线放在了普通皮卡类车辆上,让这种“分布式火鸟”导弹具备更灵活的打击能力。这种俄乌战场上最先进也是效能最好的反坦克导弹,在库尔斯克战斗中至少摧毁了2辆特64BV坦克,一门AS-90自行火炮和若干其他装甲车辆的影像证据。

显然,朝鲜派出的并非是一支纯步兵,而是一支加强了“直瞄炮兵连”、“火箭炮连”和“反坦克导弹连”的加强部队。这种依托伴随火力的步兵攻坚是东亚国家的拿手好戏,但在俄乌战场上,双方还是第一次见这样作战的步兵。

同样在俄乌前线不太常见的,还有人民军异于常人的强大战斗意志。当“帮队友挡子弹堵枪眼,为了不被俘虏而自爆”成为普遍现象,这样一支军队展示出来的战斗力足够震撼俄乌双方。

俄国人惊讶地发现,枪法过于精准的朝鲜人面临的主要伤亡,是尚未熟悉现代无人机作战环境下的火线救援——不抛弃不放弃队友的人民军,往往会为了拯救队友被乌军无人机操作手接二连三地击倒,而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战友的累赘,很多失去了移动能力的受伤人民军官兵选择自爆。

这种强悍的作战意志甚至惊动了司令官本人,由于作战为防止额外伤亡而自绝成为普遍现象,金正恩甚至在给前线部队的信中呼吁,“如果真的是为我着想,请一定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伤亡”。

金正恩同志这样说

而朝鲜军人也震撼到了所有观察这场战争的人。举例而言,根据乌克兰方面缴获的“战斗笔记”,11军的特种兵们总结出如下针对“蜜蜂一般的无人机”的作战方法——当无人机盯住一个士兵攻击时,这架无人机的俯冲轨迹相对会更好预测,这时被盯上的人应该保持不动,信任你的队友,给你的队友创造击落条件。

这种将生死无条件交给战友,远超“信任射击”的团队信任程度,只有经历了数年严苛训练,只有长期像兄弟一样生活训练在一起、经历了战火考验的职业特种官兵才能做到。对于俄乌双方,残酷的俄乌战场已经消耗了太多职业军人,双方已经有几十个月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兵了。

长期在后现代互联网环境浸淫的乌克兰人最开始甚至没想认真对待朝鲜,他们的宣传材料全是羞辱。霍霍尔人叫嚣着:“我们有面包和肉汤,饥饿的朝鲜人投降吧”。但当硝烟散去,朝鲜人将胜利的旗帜立于苏贾,北约的鹰犬们只能默默承受失败。

于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对比出现了:“独裁邪恶”的朝鲜烈士身披国旗荣归故里。与之相对的,“拥抱自由”的乌克兰士兵尸体被俄罗斯人当冻肉一样塞满了卡车,放在边境等待泽连斯基的“顺丰到付”。到了这一刻,一切自由世界的军事文宣都成为讽刺,一切针对朝鲜的抹黑宣传都会反作用于他们自身。要说这场仪式说明了什么,最后只能归结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战士应该有战士的死法。

谁才是真正的耗材?

总之,对于朝鲜人民军而言,他们在库尔斯克完成了任务目标——前线的指挥官们带着现代战争的经验回到祖国,他们将帮助剩下的朝鲜人民军适应新时代的战争模式。而朝鲜旧有的作战模式——尽管会面临伤亡,亟待更改,但大体上依然能应对现代战争。

与此同时,朝鲜人重建了威慑:在韩国这样一个全民兵役制国家,不少韩国兵发现他们前辈嘴里的“朝鲜鬼故事”不是吓唬人的——“主体超人”是真的,而这些“主体超人”从地道里钻出来这个事实也是真的。现在,韩国人相信可以将这样一支无敌大军投送到三八线以南,当他们携带FPV和其他现代装备的时候,韩国会发现朝韩之间的技术差距会前所未有地被人员素质抹平。

而在战场之外,朝鲜人的库尔斯克之行也在大音希声中改变着国家秩序和地缘格局。

客观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 小国往往没得选,拿命换取统战价值是小国常态。人民军的精锐们享受着2500万人用血汗挤出来的供养,拥有着远好于群众的物质条件。也正因此,当后冷战时代出现一个改变新世界秩序和国家命运的突破口,这些人必须上也必然上。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他们甘愿“为了祖国的永远繁荣昌盛”牺牲生命。而当他们魂归故里,他们的葬礼也必须极尽哀荣。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先军的“底色”——先军先的是军,指导者的无敌军队这个叙述里,无敌军队显然比指导者更重要。

不过朝鲜已经够幸运的。“大韩民国”在越战期间用血税创收外汇,南韩国军被“查理”打死了9000人才换来朴正熙时代的高速发展和“汉江奇迹”,但代价是“一心会”这个史无前例的军阀组织,以及长达40年时间里再无安宁的政治环境。朝鲜这次虽然牺牲了至多不超过600名战士,就换来俄罗斯的无尽资源以发展停滞30年的经济。而且朝鲜远没有到考虑“库尔斯克政治帮派”的时候。以及更重要的——他们用牺牲证明了旧秩序已经分崩离析。

而在利益计算的背后,很多东西是无价的。在9月3日这个时间点,从库尔斯克胜利归来的朝鲜人有资格自豪他们干了一件标榜史册的事情。

俄罗斯人做的梗图,半是自嘲半是钦佩

对于外部观察人士而言,这次出兵也令人重新思考朝鲜的国家形象。我们永远不可能跳出刻板印象去客观评价朝鲜,因为是各种外部因素塑造了今日的朝鲜。但当我们跳出网络热梗对朝鲜形象的解构和异化,应该意识到10年来朝鲜一直在试图亲自撰写历史。

过去10年时间里,这个小小的国家在一个短暂窗口中进行“核冲刺”,建立起了谁也未曾设想过的对美核威慑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工业能力,再利用这些能力成为“旗手”,亲自操刀动摇世界秩序。

而这一切的目的,是朝鲜希望再次有机会发展经济,建设他们的国家。在被旧世界秩序制裁40年以后,库尔斯克枪声的最大意义,可能是证明旧秩序已经到了不需要太值得关注的时候。试想,如果朝鲜出兵俄罗斯这么大的事情都能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在平安南道修一条高铁,让平安北道的居民用上电吃上肉,又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事情吗?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朝鲜在千里马时代的“统战价值”似乎又回来了。如今的朝鲜是一个拥有核武器和高素质军队,背靠世界第一大资源国和第一大工业国的团结的小国,而这个小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笔者相信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正义、真理和人民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当年和我们并肩作战,经历生死和苦难的抗联的老兵们——金日成、金策、崔贤、吴振宇的后人站在首都的蓝天下,共同见证足以震撼世界的胜利大阅兵之时,朝鲜的未来必然一片光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上一篇: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无力通过武力夺回领土!
下一篇:俄军公布春夏季军事行动战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