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常说“嫂子换个不停,郭子却一直稳”,一提起郭冬临,他可是连着20次上春晚的人,毕竟他的搭档个个都挺厉害,换谁看了不得眼红这合作机会?
像曾经红过的买红妹、还有 “国民媳妇” 牛莉,都和他合作过,但在台上总提 “媳妇” 的他,现实中五十八岁依旧是单身,没成家没孩子,定居北京,闲下来就拍些视频混时间。
人家都说没儿孙也能自己自在乐,可他不光没孩子,还瘦得不成形了,他可是有名的国民喜剧人,本来该过得挺好,怎么现在成这模样了?
郭冬临现状
提起郭冬临,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家”,他那圆脸、大肚子,笑起来傻呵呵的模样简直就像隔壁那个老实憨厚、怕老婆的邻居大哥。
二十年连续登上春晚让他成了妥妥的“常驻户口”,舞台上的他不是宠妻好老公,就是居家暖男人,这形象深得观众心。
观众都把他演的角色当真事儿了,他跟牛莉搭戏的时候,大伙儿都觉得他俩就是天生一对,后来跟张凯丽演夫妻,更有人传他俩私下真结婚了,连 “孩子都有了”。
传得有鼻子有眼,最后张凯丽都不得不站出来辟谣,可见在大家心里,郭冬临就等于是舞台上的那个暖男。
可谁也没想到,现实里的他完全不是那样,他现在一个人住在北京郊区的大四合院里,房子布置得很讲究,香炉里烧着沉香,墙上挂着字画,看着很雅致,但没人陪伴显得冷清。
他的生活更像精致的单身,而不是舞台上那个热闹的“顾家男人”,这种落差也写在了他的脸上,以前他胖乎乎看着憨态可掬,现在却瘦得厉害,脸都小了一圈。
光头还是那个光头,但脸上的法令纹、眼角的皱纹全让他显得憔悴,气色远不如当年,变化那么大像是在默默告诉大家,他现实的日子和舞台完全两回事。
其实家里人也不是没催过,他刚出道的时候母亲就劝他早点成家,可他总用“工作忙”来推脱,郭冬临是个典型的事业至上型,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表演上。
2010年他还曾被拍到和一个女子在餐厅里亲密吃饭,两人互相夹菜,关系看着不一般,外界立刻猜测他是不是恋爱了,但他始终没有回应。
后来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语气挺平淡,就说自己是 “不婚主义者”,他觉得结婚不是非办不可的事,必须得碰到特别合得来的人,才会琢磨结婚的事,不然宁可一个人过。
有人问他是不是就打算孤身到底,他也没给过明确答案,他只强调没结婚、没孩子,并不代表身边没人陪,他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是自己认定的路。
语言捧红他,也差点毁了他
郭冬临的喜剧功夫全在嘴上,2010年他在春晚小品里甩出一句话:“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那时观众听着只觉得好笑,谁能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命运的注脚,靠着嘴他火了,也因为嘴他摔得狠。
其实2017年才是关键的转折点,那一年北京卫视春晚,他演了个叫《取钱》的小品,讲的是反电信诈骗的事儿,里面有个情节就是他接到骗子电话,对方说话带着浓浓的方言。
节目一播出麻烦来了,观众听着像河南话,结果“地域黑”的骂声铺天盖地,风波越闹越大,一位河南籍律师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还提出个惊人要求:全国一亿河南人每人赔一块钱,郭冬临就得掏一个多亿。
外人一看就明白这更像是一场行为秀,但带来的舆论冲击是真实的,郭冬临的喜剧事业就这样一下子被砸断了。
最荒唐的是,那个河南话根本不是郭冬临说的,小品编剧魏新后来出来道歉,说电话里的声音是他自己配的,他是山东人,口音跟河南话有几分像,这才闹出大乌龙。
可惜事实摆出来也没人愿意听,那时候舆论汹汹,谁还管你是不是背锅?
大家只认定:郭冬临在舞台上“歧视河南人”,解释没用道歉更没用,他就这么背上了“地域黑”的罪名,短短几天,形象彻底崩塌,过去的郭冬临是观众眼里老实热心的好人,是春晚舞台二十年不倒的笑星。
可一夜之间他成了众矢之的,曾经拿语言当武器给大家带来欢乐,如今这门“语言的艺术”竟成了反咬他的刀子,而这把刀甚至不是他亲手握的。
转战短视频
那场风波之后郭冬临彻底从主流舞台消失了,过去二十年春晚的“钉子户”说没就没了,观众以为他凉透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可大家低估了他的硬劲,郭冬临从小就是苦出来的,5岁起就跟着母亲卖艺混饭吃,街头舞台都站过,哪怕风再大雨再急他都能坚持,这样的经历早就磨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劲。
2019年短视频突然火了,郭冬临敏锐地看准机会,他没选择在角落里消沉,而是注册了新账号,取名“暖男先生”,等于给自己开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在短视频里他换了打法,没有春晚那种大场面布景,就用最朴素的方式搞笑,他拍些段子,调侃生活小事,还时不时当起情感导师,劝年轻人怎么过日子。
他的视频透着烟火气,观众看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身边那个爱唠叨的老大哥,有时候他还会拉上老搭档邵峰一起拍个小短片。
画面一出来,老观众都直呼“爷青回”,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人想起曾经的春晚时光,结果证明老百姓对他没忘情,账号一开粉丝就一路涨,没多久就冲到七百多万。
平常一条视频点赞就有几十万,偶尔还能破百万,根据平台数据算下来,他一个月能有五十万左右收入,比好些小明星的收入都稳定多了。
这一转型不光是他个人的事业翻盘,更像是跟着时代走的一次变身,他从央视大舞台退下来,却在短视频平台活得风生水起,舞台不同了但观众依然买账,那个“郭子”没有消失,只是换了地方继续逗大家乐。
参考资料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