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道遭遇“巨瘤”,产科医生“移山”接生

极目新闻通讯员 龚雨西

11月初,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位带着巨大子宫肌瘤艰难怀孕至孕36周加5天的准妈妈蒋女士,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中被发现一个直径达15厘米的巨型子宫肌瘤,如同巨石般牢牢堵住了胎儿娩出的生命通道。如不果断处置,两个生命都将遭遇严重威胁。

关键时刻,该院产科医护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临危决断,及时在剖宫产中将巨瘤“拆弹”,接着将胎儿成功接生,一举迎来新生命的降临并解除了母亲的生命隐患。

一年前,31岁的蒋女士在发现体内存在巨大子宫肌瘤并准备接受手术时,意外得知了自己怀孕的消息。产科医生表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对于孕期合并子宫肌瘤,尤其是体积较大者,可能带来流产、早产、胎位异常、梗阻性难产等风险。

是终止妊娠先处理肌瘤,还是冒险继续妊娠?渴望新生命降临的蒋女士和家人商量并综合考虑之后,选择了带瘤妊娠。

怀孕期间,承受了巨大身心压力的蒋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孙艳梅教授的全程悉心监护与鼓励下,顽强坚持到了孕36周加5天。然而,产前评估发现,此时她的子宫肌瘤已长大至直径15厘米,堵塞产道、胎儿横位,无法自然分娩。产科范翠芳主任及孙艳梅教授经综合评估,确认蒋女士符合剖宫产手术条件,建议尽早进行剖宫产手术。

11月初的一天,在麻醉科黄亚医医生的保驾护航下,范翠芳主任及其团队行剖宫产准备迎接新生命时,一个棘手的情况出现了:那个巨大的子宫肌瘤恰恰生长在子宫下段切口位置,完全阻挡了胎儿娩出的通道,常规的剖宫产操作无法继续进行。

“这个子宫肌瘤非常大,比足月胎儿的头还要大。”范翠芳主任描述道,“就像一块巨石堵在门口,孩子根本出不来。”此时若按常规方式手术,不仅胎儿无法娩出,还可能因损伤肌瘤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面对这一险情,手术团队迅速评估并做出了一个大胆而严谨的决定:先行剔除这颗“拦路”的巨型肌瘤,再娩出胎儿。这个操作风险极高,由于孕期子宫血供极其丰富,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发大出血。

在麻醉团队的全力护航下,范翠芳主任与孙艳梅教授凭借精湛的技术,小心翼翼地剥离、切除了巨型肌瘤,并迅速妥善止血,为胎儿打开了生命之门。随后,又因肌瘤占据导致胎儿在子宫内呈横位,范翠芳主任巧妙采用“内倒转”技术,行足牵引成功助娩出一名健康状况良好的婴儿。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声,让手术室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在后续处理中,手术医生又从子宫切口部位剥离出了另一个体积堪比胎儿头部的肌瘤。这场剖宫产手术,尽管过程惊险万分,但结局圆满:蒋女士迎来新生儿的同时,健康隐患也得以清除。

范翠芳主任表示,蒋女士的病情非常特殊且处理极具挑战性。从整个孕期的保胎治疗到手术台上的精准救治,均离不开充分的病情评估、产科团队的精准决策、娴熟的手术技术以及多学科的紧密协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产科是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单位、国家级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湖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产前诊断中心、中华护理学会京外助产建设基地等,在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高危妊娠及各类疑难危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救治上实力雄厚。医院成立危急重症孕产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团队,至今已经成功救治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脓毒性休克、颅内恶性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需要“生死时速”救治的危急疑难重症高危孕产妇。

(来源:极目新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