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观察需求 不做刻意举动

本文转自:今晚报

大考临近,营造和谐亲子关系需要哪些“自然”的互动方式?

留心观察需求 不做刻意举动

  • 自然表达,拒绝刻意  卓文 绘

●中高考日益临近,陪考的家长此时是小心翼翼地当好“后勤部长”,还是费尽心思给孩子打气?有家长表示,尽管全家人尽全力围着孩子转,但孩子仍然不领情,觉得家里的和谐氛围是刻意营造的。那么,家长的哪些举动才是跟孩子自然又贴心的互动呢?

讲述:家里静悄悄,孩子反觉压力大

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晓磊待在家里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我跟同学一起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这是晓磊最近常说的一句话。虽然心里有很多疑虑,但晓磊的父母还是选择了放行。晓磊妈妈陈女士说,临近考试,孩子的心思越来越敏感,我们全家都小心翼翼的,就怕哪句话、哪个举动让孩子感觉不舒服。谁知家里这么安静温馨的环境反而让孩子待不下去。

思来想去,陈女士还是跟儿子说出了自己的困惑,这才知道孩子心里的不自在。晓磊说,现在家里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正因为这样,他们对我照顾得面面俱到,学校嘱咐家长的注意事项在我们家简直就是“完美复刻”,从营养搭配,到沟通方式,就连说话的语气都让我感觉是特意“改造”过的,这种刻意营造的和谐氛围让我感觉很有压力,真希望父母跟我的交流自然一些,彼此都会感觉很舒服。

建议:读懂孩子,给予他最需要的支持

家庭教育指导师、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心理中心教师李雪云说,大考临近,亲子之间怎样互动交流,才能让孩子真正放松心情呢?有些家长直接照搬学校老师给出的建议,但因为跟平时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差别很大,反而会让心理敏感的孩子更加焦虑。此时,家长应该用心了解孩子,读懂孩子,才能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

李雪云建议,首先,安静轻松的氛围是家长和孩子都需要的,但不要让家里的安静环境显得很刻意,比如蹑手蹑脚地走路、轻轻关门、压低声音说话等,反而会让孩子情绪紧张。其次,家长可以用身体语言代替说教,避免跟孩子说“不能松懈”“不要紧张”等增加孩子情绪化的语句。家长不说教、不劝告也是读懂孩子的表现。比如,家长在孩子情绪波动或学习疲累的时候,拥抱一下孩子、拍一拍孩子的后背,这种自然细腻的举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慰。再如,家长可以陪孩子下楼边散步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的大脑和眼睛得到放松。最后,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的需求,跟孩子一同克服困难,而不是过度给予。比如,孩子需要舒缓情绪时,家长不妨通过一束鲜花、一件小手工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当孩子感觉压力过大时,陪孩子一起深呼吸或适当的锻炼。家长自然贴心的陪伴会让孩子以松弛的心态步入考场。

文 贾林娜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白澍代露娃你俩就是天选乐子人,怎么擦个药都这么好笑啊,脑子里都装的什么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